
古佳峻 Chia-Chun Ku
助理教授級研究員
專業領域
學歷
經歷
聯絡資訊
漢語文化學、民俗學、文化創意產業
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博士
淡江大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
屏東縣愛鄉協會理事長
一、學術期刊論文
二、研討會論文
- 古佳峻〈獅與鱷-大學通識課程之地方創生與文化應用〉,2023第十屆大路關研究研討會,2023年8月30日。
- 古佳峻、郭玲君〈自媒體教學融入設計思考策略以提升大學生敘事力之教學實踐研究─以大學國文課程為例〉,2023永續通識、醫學人文暨STEAM教育國際研討會暨臺灣通識教育聯盟暨品質策進會年會,2023年6月14日。
- 古佳峻〈詩人尹玲的「食踐/實鑒」:以〈吃菜〉與〈點菜〉為論〉,越南胡志明市國家大學所屬社會暨人文科學大學主辦、胡志明市越華文學分會協辦,「漢語教學與越華文學研究」國際學術研討會(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Teaching and the Research of Chinese-Vietnamese Literature),2019年8月10日(星期六)。
三、專書及專書論文
1、專書
‧古佳峻《紙有神技:蔡爾容、卜雅菡藝師創作敘事》,雲林:雲林縣北港鎮傳統紙藝發展協會,2022年11月11日。
‧古佳峻主編《屏科職人誌002》,國立屏東科技大學,2023年6月。
‧古佳峻、鐘文伶《味有餘》,屏東:屏東縣愛鄉協會,2020年10月10日初版一刷。
‧古佳峻《望嘉盛典─Tjaljuljiva Ruvilivilj Gade mazazangiljan家族文化記憶與祭儀》,屏東:屏東縣來義鄉嘉魯禮發‧魯飛禮飛家團傳承文化發展協會,2020年8月20日。
‧古佳峻主編《匠心具足: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》展場專書,臺中:文化部文化資產局,2020年7月初版一刷。
‧古佳峻撰稿、陳信宏圖繪《穿越阿緱:在街區與回憶之間》,屏東縣愛鄉協會出版,2019年12月初版。ISBN 978-986-94247-1-4。
‧王國安、古佳峻、謝欣珈等文字採訪《薪傳: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九十五周年校慶專刊》,屏東:國立屏東科技大學,2019年11月。ISBN 978-986-98486-0-2。
2、專書論文
‧古佳峻〈漳州平和縣山格鎮慈惠宮戚繼光信仰與祭龜文化調查〉,收錄《第三屆中華文化人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及歷史研究所出版,2019年2月出版,頁309-326,ISBN 978-988-78585-2-2。
四、研究計畫
- 2023年8-12月鄉民會客室論壇 (2023/8/1~2024/1/31),計畫主持人。
- 2024年3-7月文化專題委託案 (2024/2/22~2024/8/15),計畫主持人。
- 2023年屏東縣旅遊盤點與文化研究 (2023/8/20~2023/10/31),計畫主持人。
- 高樹鄉觀光盤點摺頁設計研究案 (2024/2/22~2024/5/31),計畫主持人。
- 食堂行銷與文案設計研究 (2024/3/1~2024/5/31),計畫主持人。
- 以社會需求為核心之跨領域研究計畫-守護熱血勇士,成就人寵健康幸福 (2024/8/1~2024/7/31),國家科學委員會,共同主持人。
五、專利及技術移轉
- 汪銘峯、古佳峻(2024)。專利編號D230892。臺北市:經濟部智慧財產局。
七、獲獎紀錄
八、其他
1、《料理‧台灣》
‧古佳峻<茵陳蒿與過山香-恆春半島水蛙窟的野地芳草>,《料理‧台灣》第76期,2024年7-8月,(暫定)。
‧古佳峻<荖葉與檳榔心-卑南族射馬干部落 神聖的餽贈>,《料理‧台灣》第75期,2024年5-6月,頁78-81。
‧古佳峻<樹薯與風蔥-六重溪部落的生活飲食技藝>,《料理‧台灣》第74期,2024年3-4月,頁52-57。
‧古佳峻<黃荊與艾納香-老埤馬卡道族的祭與儀>,《料理‧台灣》第73期,2024年1-2月,頁62-67。
‧古佳峻<雞角刺與薑黃-種回大武壠族的生活記憶>,《料理‧台灣》第72期,2023年11-12月,頁64-69。
‧古佳峻<山柚葉與紅藜苗-排灣族跨越季節的料理智慧>,《料理‧台灣》第71期,2023年9-10月,頁60-65。。
‧古佳峻<從霧台以來,保種小米的生活性>,《料理‧台灣》第70期,2023年7-8月,頁70-75。
‧古佳峻<大圓葉胡椒與樹薯-部落長輩傳承的見學經驗>,《料理‧台灣》第69期,2023年5-6月,頁70-75。
‧古佳峻<林投心與淮山-旱荒救急食糧的移動記憶>,《料理‧台灣》第68期,2023年3-4月,頁58-63。
‧古佳峻<假酸漿與山鹽青-原鄉山林滋味>,《料理‧台灣》第67期,2023年1-2月,頁66-71。
‧古佳峻<佛手瓜與刺蔥-可食性的重新定義>,《料理‧台灣》第66期,2022年11-12月,頁52-57。
‧古佳峻<花生與昭和草-與生活不可分割的佐餐良伴>,《料理‧台灣》第65期,2022年9-10月,頁50-55。
‧古佳峻<月桃籽與蕗蕎-原鄉傳統元素的味覺延伸>,《料理‧台灣》第64期,2022年7-8月,頁18-23。
‧古佳峻<Sakuliu Pavavaljung書寫山芋頭,為排灣族開啟哲思之路>,《料理‧台灣》第52期,2020年7-8月。
‧古佳峻<Wouli共食屋 屏東的大陳廚房>,《料理‧台灣》第51期,2020年5-6月,頁44-48。
‧古佳峻<邱氏巧克力 一段台灣農業轉型故事>,《料理‧台灣》第49期,2020年1-2月,頁60-63。
‧古佳峻<Sinasera24 從法國走回台東的餐桌風景>,《料理‧台灣》第47期,2019年9-10月,頁72-75。
‧古佳峻<阿霞飯店吳健豪 餐飲科班生 讓禁忌不再是禁忌>,《料理‧台灣》第46期,2019年7-8月,頁38-41。
2、《泰武鄉刊》
‧古佳峻<食在泰武專欄 原味便當,藍元吉獵人敘事>,《泰武鄉刊》第6期,2020年12月,頁25-32。
‧古佳峻<食在泰武專欄 淺山百草,「食」的民族植物>,《泰武鄉刊》第5期,2020年6月,頁27-34。
‧古佳峻<食在泰武專欄 孕成的味道─valeng(酸肉)>,《泰武鄉刊》第4期,2019年12月,頁35-40。
3、《本地》
古佳峻<風起半島 落山風吹來的半島生活>,《本地》,台北:編輯者新聞出版,2019年4月初版一刷,頁24-25。
4、《東透可》
‧古佳峻<我在前往長濱的路上,尋味>,吳柏諺總編《東透可》,2020年5月1日。
5、推薦序
‧古佳峻<說蒸籠裡的故事,饅有道理的>,呂鴻禹《懷舊糕餅4:牛舌餅、老婆餅、脆皮流沙球、古早味蛋糕的回憶點心》推薦序,2020年11月出版。
‧古佳峻<米麵之間尋找文化的生命力>,呂鴻禹《懷舊糕餅4:牛舌餅、老婆餅、脆皮流沙球、古早味蛋糕的回憶點心》推薦序,2019年9月6日出版。
6、米食煮義研究院
‧古佳峻<一本初衷的「糧」心食譜>,陳丰以、彭秋婷《米食煮義研究院》推薦序,2023年1月出版,頁4。
7、來義SEMUPU LAIYI
‧古佳峻<跟隨祖靈而去─古樓Tsaljas家族喪儀小記>,屏東縣來義鄉公所《來義SEMUPU LAIYI》2023年12月出版。
‧古佳峻<最後一收葛鬱金>,屏東縣來義鄉公所《來義SEMUPU LAIYI》2023年12月出版,頁26-31。
‧古佳峻<I─Ya─Qu─歡請福球降臨>,屏東縣來義鄉公所《來義SEMUPU LAIYI》2023年6月出版。